33岁的郭女士最近比较烦躁,耳朵经常嗡嗡作响她去医院做了耳镜检查,但没有发现耳朵有器质性病变在详细询问了郭女士的日常生活习惯和发病情况后,医生发现她耳鸣原来与长时间戴耳机有关,随后确诊为噪声性耳聋
在上下班途中,休息或入睡前,调高音量听歌,追剧,刷短视频,享受沉浸体验导致长期持续使用耳机后出现耳鸣,极有可能是噪声性耳聋引起的从门诊情况看,伴随着现代生活中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频率越来越高,噪声性听力障碍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
什么是噪声性耳聋。
噪声性耳聋是一种常见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多发生于双侧,少数为单侧耳聋,起病缓慢。
长期暴露在噪音中会导致耳蜗毛细胞的破坏一旦毛细胞丢失,就会出现听力障碍起初,这种听力障碍只涉及高频听力此时患者症状往往较轻,容易被忽视只能通过专业的听力检查才能确诊最初的听力损失是可逆的,但伴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听力损害会慢慢涉及中低频,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言语频率此时患者会因为交流障碍等问题而就医可惜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期听力改善效果并不理想
事实上,生活在大城市的人更容易受到噪音的影响,从施工噪音到音乐耳机,都可能成为噪音致聋的罪魁祸首一些特殊的职业员工,如割草机,工地工人,KTV工作人员,机场导游等,不得不长期暴露在嘈杂的环境中这种人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护听力
有哪些症状需要警惕。
如前所述,郭女士因耳鸣症状就医,随后进行了一系列详细的听力检查结果显示,她已经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上了噪声性耳聋,因为她在地铁上通勤并长时间使用耳机和调高音量
耳鸣是噪声性耳聋的常见症状,通常出现较早,且不断调谐有人把这种声音形容为蝉鸣或者电流,总之是一种很不好听的声音
总结临床经验,长期接触噪声的人,如果在生活中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1.面对面交谈时,经常感觉听不清楚,要求对方重复,
3.看电视或开会时,别人觉得音量正常,自己却听起来吃力,
4.我没有大声说话,却开始不自觉地提高说话的音量,
5.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耳鸣,
6.在嘈杂的环境中会出现头痛,头晕,抑郁,血压升高等症状。
持续使用耳机不超过40分钟。
预防噪声性耳聋,关键是减少噪声暴露,远离噪声污染源,避免长期接触高噪声,必要时使用隔音或防尘耳塞在地铁等密封性较高的嘈杂环境中,尽量减少使用耳机的频率和时间如果有必要使用耳机,建议选择耳机入耳式耳机或蓝牙耳机,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40分钟,音量控制在60%以内
出现噪声性耳聋时,应及时就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药物有银杏叶提取物,类固醇激素,乙酰半胱氨酸等,应遵医嘱根据病情合理使用对于已经造成严重听力障碍的患者,原则上建议尽早选择助听器,以保护其剩余听力助听器的降噪功能还可以帮助提高患者的沟通质量
此外,患者应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积极治疗原发病,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诊断为职业性噪声性耳聋
需要三个条件。
针对我国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防治,已经出台了诊断和评价标准,患者的诊断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连续噪声工作经验3年以上,
2.纯音测听结果为感音神经性耳聋,听力损失高频下降,双耳高频听阈≥40db,
3.根据一个好的耳语频率的平均听阈,做出诊断等级。
另外,对于非职业性噪声性耳聋的诊断,一般需要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主要是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噪声暴露史和检查结果做出诊断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