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2024-04-30 17:39     来源:网络   阅读量:9737   会员投稿

自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等鼓励政策出台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政府支持下蓬勃发展,市场需求旺盛,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与技术创新活力,加速推动着能源结构转型与绿色出行革命。然而,公众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程度与产业增速并不匹配,两者的差距甚至还在不断增大。其中,新能源汽车的特有知识普及显得尤为迫切。

2023年年初,由新能源汽车科普作家汪港主编、其主理的“二师兄玩车”内容团队编撰的《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正式出版(见图1)。至今年年初,《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一书凭借丰富的新能源汽车体系化内容解读获得了“2023年汽车新书榜第4位”“2023年汽车图书总榜第32位”的佳绩并且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收录,这仅是汪港和他的团队去年一年在出版领域内的斩获。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1 《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

为跟上行业的快速发展,在本业新媒体科普领域,汪港团队的自媒体账号“二师兄玩车”坚持以“365天不断更”的频率,紧盯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新动向、新趋势,力求为公众和广大消费者带来解渴而贴心的知识信息服务。在扎根行业、以新媒体融合之力推动汽车知识普及的背后,“二师兄玩车”的主创者在耕耘之路上有过怎样的经历、故事,又付出过怎样的耕耘?

PART.1 学术萌芽与技能积累

汪港(图2)的故事始于2007年,高考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那时的他怀揣着对科技创新的炽热梦想,选择了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了与机械、控制技术的深度对话。本科阶段,课内专业课程学习兼顾课外竞赛成了常态,加入校队后,他通过参加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等竞赛,获得多个国内外奖项。2011年,汪港凭借专业课成绩与竞赛履历保送至浙江大学继续深造。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2 汪港

研究生阶段,汪港遇到了他硕士生涯的两位贵人——导师李德骏教授和课题组导师杨灿军教授。除了在专业项目和研究方向上的指引,两位教授的工作方式和细节行为习惯也让他多有受益。例如,在看似简单的电脑文件夹和浏览器收藏夹的命名及分类整理等细节上,教授们着重区分文件夹之间层级关系管理的做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汪港也在这样的细节里培养了自己习惯性整理收纳的工作方式和整体思维。

PART.2 舍学术而奔企业,知道自己更适合做什么

三年的研究生生活,汪港潜心科研,其已显露的专业可造能力,成为让很多人看好的“好苗”。但在2014年研究生毕业之际,这棵“好苗”却没有选择继续留校深造攻博,而是选择步入社会,走到企业继续挖掘自己的能力。

“在浙江大学的校门口写有这样两个问题(图3),是竺可桢老校长写给所有浙大人的。第一个问题是,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个问题是,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这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我不记得自己是什么时候做的决定,决定将来不会走科研这条路。当时我的方向就是机械电子工程,相对而言是属于工科里偏传统的方向,我的理解是,专业内容可能更偏向于社会应用,需要通过实际参加工作中去实践,所以就选择了到企业工作。”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3 竺可桢校长写给浙大人的两个问题

2014年,汪港来到上海上汽大众参加工作(见图4)。往后的数年时间里,他先后在上汽大众、福特汽车三家知名车企工作,期间还曾赴德国大众进行交流学习,先后涉猎了造型设计、电动车平台开发、整车布置、人机工程等多个岗位,深度参与多款新车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每一款新车的诞生,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从宏观的整车外观造型、功能定义、产品性能的综合设定,到微观的每一个车身零部件缝道、面差、圆角的精雕细琢。在这些岗位上,汪港接触到的知识领域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次岗位的转换都促使他不断学习、磨砺,以适应新的工作要求。

与此同时,汪港始终保持着对外界信息的敏感度,尤其是对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动态的密切关注,这些实践和思考使得他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能迅速成长,逐渐积累了对汽车开发设计全链条的深刻理解。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4上汽大众新员工合照

PART.3 开拓新媒体渠道,把汽车科普做成事业

2015年10月13日,汪港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上传了第一条汽车知识分享。自2014年参加工作以来,通过与身边非业内、有买车需求的朋友交流,汪港敏锐地察觉到,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普通民众的认知速度。市场上不少汽车消费者对汽车的认知大多停留在品牌、配置、价格等浅层次信息上,而对汽车背后所蕴含的科技原理、安全性能、环保意义等深层次知识了解匮乏。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既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可能会制约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

洞察到这一问题后,汪港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大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填补汽车知识普及、传播的空白。时值各类新媒体形式兴起不久,他便以公众号和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为主要阵地,在每天下班之后的空余时间里投入至少两到三个小时,针对消费者的好奇点、兴趣点和疑惑点,将原本晦涩复杂的汽车专业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形象可感的图文转化为公众和车友都喜闻乐见的内容。从解析汽车构造到解读行业政策,从对比分析新车车型到探讨汽车技术未来趋势,汪港的公众号内容如同桥梁般的连接起专业领域与大众认知,帮助无数读者建立起对新能源汽车的全面、科学认知。

在谈到具体是如何将有专业门槛的汽车工程专业知识转化为大众易于理解的科普内容、以尽可能地把握技术解读与知识科普之间的平衡时,汪港坦言这是一个很大的难点,在多年经验总结下有以下四点至关重要。

首先,抓好自己的定位后再分析受众群体。在受众群体定位在普通消费者的情况下,内容就要有意识地回避专业术语和各种数据参数,“比如汽车设计的时候经常会讲‘整车在AB柱关键部位采用的高强度热成型刚强度达到了1500MPa以上’,但其实消费者并不知道1500MPa是什么概念,如果换一个措辞,说车辆每平方厘米承受15吨以上压力,也就是两头成年大象的重量,那就很好理解了。”

这样便引出了第二点,科普文就是要多举例子、打比方,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者现象来阐释专业的内容。比如,在阐释“混联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这一概念时,汪港选择了用两人共同骑自行车的行为来解释汽车的原理(见图5)。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5混联式插电混合动力汽车的概念解释

除此之外,也要注重针对不同读者层次进行内容创作,将信息分为基础和进阶两个层次,以包容更广的受众群体。例如针对小米发布新车型“小米SU7”这一汽车行业热点推出的一系列科普内容中,“20~30万预算,阿维塔12和小米SU7怎么选?”的对比分析视频显然是面向那些对汽车只是略知一二的使用者、消费者,而“小米SU7七大看点详细解读”则更加倾向于提供给对汽车工程感兴趣的圈内人。针对不同的读者层次,内容的表述和侧重点会有很大的不同。

最后,重中之重即多用视觉辅助工具,配合内容以及各平台特性优化风格。在具体形式和细节上,汪港和他的团队也在做不断的尝试。例如,针对新车试驾体验这一块内容,通过亲自进入门店进行实景拍摄,细致入微地捕捉每一处设计亮点与功能细节,为观众打造沉浸式观感。针对不同平台特性,制作长则5分钟以上(见图6),短则1分钟以内的科普视频,既满足了快餐式消费环境下用户对短平快信息的需求,又兼顾了深度用户对专业、详尽内容的渴望,有效拓宽了内容的受众覆盖面。通过这样的“内容为王,形式多元”的策略,打破了以文字为主的单一传播模式的局限。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6 新车体验长视频截图

PART.4 稳定平台,构筑持续的内容输出体系

在公众号和自媒体平台矩阵运营走上正轨之后,“二师兄玩车”频道一直保持着“365天不断更”的日更频率。汪港介绍道“我们现在基本上是保持在每天2条短视频,1条图文和5条微图文的输出量,除此之外还有定期的直播安排。”如图7所示。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7 “二师兄玩车”频道活跃在各类新媒体平台

要维持如此高频且高质量的内容更新,背后离不开严谨的选题策划与丰富的素材储备。只有具备前瞻视野,提前规划并储备充足的选题,才能确保频道内容的连续性与新鲜感。汪港介绍,现有选题大致划分为三大类别:

首先,固有专题内容是频道的基石,围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系统等热门主题,二师兄玩车内容团队打造了一系列深度解析和专题报道。这些系列文章和视频不仅涵盖前沿科技动态、政策解读,还包括用户体验分享、专业技术讲解等丰富内容,旨在为读者构建起系统的知识框架,紧跟汽车行业的技术革新步伐。

其次,时事热点内容则是频道贴近大众、引发共鸣的关键。汪港最初对此类选题持有保留态度,担心其过于迎合流量而缺乏深度。然而,随着实践的深入,他逐渐认识到时事热点恰恰是消费者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最为关心的问题,此时发声,不仅是对公众关注焦点的及时回应,更是影响和引导舆论的重要时机。因此,通过时事热点传递观点,旨在影响而非教化他人,是高效传播理念、引发讨论的理想载体,如图8所示。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8 “二师兄玩车”频道针对时事热点发布的多条视频

在意识到这一点后,汪港和他的团队便通过学习行业分析报告、参加业内专家讲座演讲、参加各大车企发布会、关注网络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和微信群朋友圈等社群媒体的方式来追踪行业热点,掌握第一手产品信息,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和公众关注热点,以确保平台更新内容的时效性与吸引力,为其在竞争激烈的自媒体领域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与专业影响力。

最后,实车体验内容是“二师兄玩车”贴近用户、提升口碑的核心板块。团队针对新上市或备受关注的车型进行深度试驾,从外观设计、内饰配置、驾驶感受、智能座舱、智驾体验、续航电耗等方面进行全面评测,并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进行专业分析。这种真实、直观的体验分享,不仅帮助消费者做出购车决策,也为频道赢得了广泛的用户信任与行业认可。

PART.5 将更多精力投入传播本身,拓展多元宣传路径

“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特别快,各大车企都在不断地推出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新场景,感觉每天都是新的开始,每天都有新的知识值得去了解,每天都有新的内容想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我需要思考的是怎么用足自己的知识积累,去结合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进行科普内容的创作。”

“除了创作本身,还有一个点我觉得也特别重要,也是我们工程师团队特别容易忽略的点,可能这也是我们科普创作者需要关注的地方。过去,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会花95%的时间来投入创作内容本身,而在把内容推送给受众方面可能只花了5%的时间;但现在,我正在逐步调整这两者之间的比例。因为我们创作的内容只有被更多的人看到了,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价值。如果没人看的话,那就是‘孤芳自赏’的行为了。这是2023年我意识到的一个很关键的点。”

面对这样一个“酒香也怕巷子深”时代下传播者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汪港还是想得很明白:“这是一个连蔚来汽车的董事长、小米汽车的董事长都在亲自驾车上千公里做直播,或在工厂不间断直播的时代,他们的目的就是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好产品。相应的,我们作为汽车细分领域的一个后起媒体,更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让别人看到我们的内容。”

PART.6 秉持严谨精神,精心锻造每部科普作品

有关《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一书,汪港及其团队倾力打造了一部涵盖200个解答新能源汽车相关问题的知识宝典。相较于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碎片化信息推送,出版物更注重内容的宏观视角与系统构建,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深入且易于理解的新能源汽车知识体系。在这个相对来说更漫长的过程中,汪港和他的团队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视角从互联网和日常生活中广泛收集消费者们关注的高频问题,收集来自车企等权威机构的学术论文、行业报告、书籍等多种来源的信息,将目标受众锁定至普通消费者、汽车爱好者、高校学生以及汽车行业从业者。在构建问题体系时,团队依据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主题,如技术原理、政策法规、市场动态、车型解析、未来发展等,对问题进行科学分类,确保每个类别下的问题都能得到详尽且有针对性的回答,如图9所示。基于大量的内容查阅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代表性和启发性的案例进行初版答案的创作。每一个问题与解答都要在团队内经过3轮检验,包括引用数据和事实、整体逻辑性,以及错别字等方面,确保在团队的能力范畴内准确无误后,邀请行业专家审读,对终稿内容进行权威把关。

键指之间,洞见车界——记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二师兄玩车”创始人汪港

图9 《一本书看懂新能源汽车》第3章目录

创作过程中,团队并未孤立于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的日常运营,而是积极吸纳读者的实时反馈,对书本内容进行持续优化与更新,确保其紧贴行业发展动态。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既保证了图书内容的鲜活与时效,也体现了团队对读者需求的高度重视与尊重。

除了专业、严谨的知识内容,本书在呈现方式与阅读体验上也充分考虑了纸质出版物的特点与局限。面对纸媒无法动态展示的特性,团队巧妙地通过穿插大量精美的新能源汽车设计效果图,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展示车辆外观、内饰、技术细节等,使读者在阅读文字的同时,能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与认知上的补充。此外,书中还巧妙嵌入了二维码,读者只需扫描即可跳转至相关的视频讲解或深度报道,实现文字与视频内容的无缝对接。

PART.7 振兴产业科普需要更多的汪港

在采访中,汪港以一贯的谦逊态度表示说,自己这一路走来并没有什么巨大的挫折挑战,并多亏贵人相助,但实际上,不论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整理有关汽车的整体知识,还是坚持在新媒体平台上保证高质量的日更内容产出,这其中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点进步都需要超人的自驱力、毅力、科学精神以及对自己事业的热爱。

“我觉得人的一生如果说能在追求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的同时,再有一点维持生计和发展的收入那就再好不过了。如果说我们能给社会带来一种正面的影响,能影响多少人就影响多少人,哪怕影响一个人也比不影响人好。我将来的人生之路会继续扎根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科普的这条道路上。”

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都将会是市场长期的大趋势,也是我国政策层面积极倡导、大力扶持的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这一历史机遇,汪港与其“二师兄玩车”创作团队矢志不渝,未来,他们也将以多元化、立体化的科普手段,持续推动汽车产业知识的普及与传播。通过新媒体图文、短视频、科普书籍、科普直播、科普体验馆建设等方面的同步推进,深耕于汽车产业知识科普,这也是汽车业界和广大车友的幸事。祝福汪港,祝福“二师兄玩车”创作团队。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