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制药行业作为一个整体继续增长2021年,医药生物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2527.55亿元,同比增长13.87%,增速明显高于2020年,医药行业净利润2062.54亿元,增速57.39%,远高于2020年的增速2022Q1,医药生物行业实现营业收入6200.47亿元,同比增长14.78%虽然慢于2021Q1的增速,但在上年较高的增长基数下仍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2022Q1,行业实现净利润759.87亿元,同比增长28.48%由于2021Q1基数较高,2022Q1增速较2021Q1放缓,行业整体延续快速发展态势从行业收入结构来看,医疗服务,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在生物医药行业中的比重最近几年来逐渐扩大,成为最近几年来拉动行业增长的主要板块原料药行业占比最近几年来呈下降趋势盈利能力方面,2021年,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为35.02%,较2020年增长0.37个百分点,2022Q1生物医药行业毛利率为36.51%,较2021Q1提升1.55个百分点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提升,表明中国医疗行业整体产品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行业净利润率为9.94%,比2020年提高2.70个百分点,2021Q1行业净利率13.00%,比2021Q1增长1.70个百分点,增幅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伴随着集中采购和医保谈判的持续推进,产品降价以外的积极因素开始实现,销售费用率等费用指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创新和差异化的产品布局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资本支出等数据显示,整个行业仍处于扩张期
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享有较高的结构性繁荣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增速最快的三个子行业分别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占比分别为41.92%,31.45%和19.51%,2022Q1,增速最快的三个子行业分别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占比分别为55.98%,44.83%和25.86%2021年医药生物行业净利润增速最快的三个子行业分别是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和化工,分别为224.07%,30.75%和19.96%,2022Q1增长最快的三个子行业分别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和生物制品,增速分别为73.02%,34.06%和18.31%一般来说,在疫情需求的带动下,生物制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的景气度高于行业整体水平就部门而言,新冠肺炎受益于大量的疫苗接种和生物产品的高增长新的医疗基础设施和标准化测试推动医疗器械行业持续高速增长
医疗服务板块业绩提升的驱动力主要来自疫情引发的核酸检测需求激增和CXO产业的高增长CXO板块2021年营业收入增速39.82%,远超医疗服务板块2021年,其确定的需求值得长期看好此外,后疫情时代,高规模的第三方医学检测实验室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原料药行业未来可能会进一步分化与原料药相比,技术壁垒高,附加值高的原料药及中间体企业有望成为未来引领原料药板块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上游涨价的成本压力有望逐步传导至下游化学制剂板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分别在2018年和2017年后开始下滑伴随着药品集采的不断推进,未来创新能力强,安全边际高,产品管道丰富,竞争格局良好的企业有望长期持续受益而中药业务整体相对稳定
促进新冠肺炎产业链的旋转新冠肺炎的产业链是医疗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疫情初期新冠肺炎的预防和发现到后期新冠肺炎的防治,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催化了新冠肺炎产业链的市场高度繁荣和需求,新冠肺炎产业链进一步刺激了中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作为主要防控手段,构筑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中和抗体为重症病例的治疗提供了有效补充辉瑞和默克的小分子新冠肺炎治疗药物的成功上市,加上其他途径,构成了新冠肺炎产业链的完整闭环同时,新冠肺炎测试规范化政策促进了测试行业的持续繁荣2021年和2022Q1,新冠肺炎产业链公司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为14.85%和32.10%,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方面,2021年和2022Q1,新冠肺炎产业链公司在行业中的占比分别为19.69%和48.42%从结构上看,2022Q1新冠肺炎产业链的业绩贡献接近行业规模的一半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增长数据显示,新冠肺炎测试是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业绩支撑在毛利率方面,新冠肺炎给产业链带来了明显的毛利率变化新冠肺炎保护和新冠肺炎检验板块的毛利率分别从2019年的24.03%和54.12%上升至2020年的36.61%和58.12%由于新冠肺炎的保护高峰已经过去,保护板块的毛利率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回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新冠肺炎疫苗板块快速增长,毛利率也明显上升,之后有所下降短期来看,新冠肺炎的检出率整体上仍保持上升趋势考虑到需求预期和产品价格变化等因素,新冠肺炎具有最高的治疗药物逻辑确定性新冠肺炎特定的医药产业链主要包括化学医药,生物医药和中药三条路线,构成了核心轨道考虑到药物可及性,成本和方便性等因素,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药物是最大的受益者这一观点也得到今年新冠肺炎特定医药行业业绩快速改善的印证
公募基金的仓位较上月明显改善我们机构按照医药行业在2022Q1流通a股中的占比,对申万31个行业进行了排名剔除港股和b股的影响,医药行业在2022Q1的31个行业中排名第三,持股比例为11.67%从公募基金重仓来看,医药行业在2021年底达到2019年以来的最低位置,超配比例有所下降,但总体仍为超配,行业重仓占比10.90%,超配2.30%,2022Q1行业重仓比例有所改善,持仓和超配出现反弹迹象,分别为11.67%和2.97%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是公募基金重仓占比最高的子行业,重仓占比分别为48.02%,19.59%,14.40%,生物制品和中药占比上升是2022Q1医药行业重仓季度改善的主要动力,分别从2021年的12.27%和5.66%上升至14.40%和6.57%日前,医药生物行业外资持股金额为1903.09亿元,占医药生物行业总市值的2.93%,占行业流通市值的3.87%其中,陆股通持有1765.14亿元,QFII持有137.95亿元从趋势上看,这一时期外资也呈现流出态势
医药行业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根据2000年以来的统计,截至2022年5月6日,以申万医药指数计算,医药生物行业整体估值处于历史估值底部,行业PE为1.86%,医药生物行业PB为17.80%综合来看,医药生物行业PE处于历史底部,PB处于历史低位分行业来看,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的PE分别在10.36%,5.58%,0.97%,0.00%,13.82%,0.90%,3.69%化学原料药,化学制剂,中药,生物制品,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的PB分别为20.11%,10.10%,20.28%,15.32%,0.00%,38.44%和34.70%生物制品和医疗器械的PE已经到了历史的零点,而中药的PE接近于零点生物制品,医疗器械,中药,医药业务目前估值偏低
投资策略目前建议结合短期和长期投资逻辑,围绕需求自下而上布局,重点关注新冠肺炎疗法等产业链中的投资机会和长期逻辑决定的低估值个股短期来看,新冠肺炎治疗产业链建议继续关注新冠肺炎特定的药品产业链,包括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药供应链的上市公司同时,结合新冠肺炎检测常态化政策和新冠肺炎突变带来的预防需求,建议继续关注新冠肺炎检测试剂和新冠肺炎疫苗等产业链的投资机会新冠肺炎特药:建议重点确定受益产业链和业绩兑现能力突出的企业,包括上中下游环节:1)新冠肺炎治疗产业链上游的投资机会:受益于MMP授权的新冠肺炎上游原料药供应商,如罗普药业,华海药业,九洲药业,复星医药,亚本化工,美诺华,天宇等2)新冠肺炎治疗产业链中游的投资机会:具有突出R&D能力的新冠肺炎治疗药物制造商,包括口服药物,抗体和中药相关企业,如君实生物,药明康德,腾升姚博—B和以岭药业等3)新冠肺炎下游产业链投资机会:中国医药,新华制药等4)深度介入新冠肺炎预防和治疗药物供应链的上市公司:凯莱英,博腾等
新冠肺炎检测: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由于价格更低,审批更快等多重因素,新冠肺炎核酸和抗原检测的整体盈利能力呈下降趋势对比国内外同行业可比公司的牌照获取能力,销售能力,财务数据,建议重点关注上游原料供应,中游新冠肺炎检测制造,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优势企业:1)新冠肺炎检测上游建议重点关注诺沃泽姆等2)建议关注新冠肺炎抗原检测中游的明德生物,热观生物,九安医疗,东方生物,3)第三方检测机构建议重点关注金域医学和院长诊断等关于新冠肺炎的疫苗,建议关注疫苗板块的修复机会,特别是在受益国已相继接种的康奇诺和志飞疫苗板块,并关注R&D进展和mRNA疫苗路线的商业化进程长期来看,伴随着药品和耗材采购的持续推进,安全边际高,创新能力强,产品管道丰富,竞争格局良好的企业有望长期持续受益结合行业政策,需求,市场风格的变化,建议在市场结构分化确定,行业估值处于洼地的情况下,自下而上布局,重点关注确定增长的白马股和超预期产品分化布局的二线蓝筹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持续引导下的创新药和创新药产业链,包括创新药生产企业和为创新药提供服务的CXO企业,2)具有进口替代能力的高端医疗器械龙头,3)估值底部的医疗消费终端,受益于市场集中度提升,4)具有消费属性的生产企业
风险警告
新冠肺炎疫情变异的风险,
新药的R&D风险,
药品降价风险,
市场推广小于预期风险,
海外扩张小于预期的风险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