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段不仅影响画面范围,如何科学选择焦段

2023-03-05 10:08     来源:IT之家   阅读量:9233   

大家好,我是影叶。

本次教程和大家聊聊摄影中的焦段特点,在拍摄过程中怎样选择焦段和视野范围。

首先要说明,焦段并不能决定视野范围,不是说用中长焦拍摄时视野范围就一定是局部特写,同样在用广角镜头时也可能是拍摄局部。比如我们想拍摄某个物体的全景,用广角近距离能拍到,用长焦站的远一些也能拍到,但这时在视觉效果上是不同的。

视野范围和我们距离被摄物的远近有更直接的关系。镜头焦段更多会影响画面透视效果、虚化压缩感、视觉冲击力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称为视觉效果。

拍摄时,我们要从视野范围和视觉效果两方面考虑,根据视觉效果选择焦段,根据想要的视野范围调整拍摄距离。

50mm经典焦段

50mm 焦段是非常经典的,50mm 定焦镜头被很多人当作初学者必买的镜头,这是因为 50mm 的视野角度最符合人眼的视野,与我们肉眼看东西的效果很接近,所以初学者最容易上手,不会产生构图上的不适应。

比如在人物后面设计光源,制造轮廓光,营造明暗反差。

还可以增加前景遮罩,交代空间感和层次。在拍摄距离较远时,50mm 也可以拍摄全身人像和清晰的环境,这样视野范围和视觉效果就有所不同。

但因为 50mm 焦段缺乏广角的张力和长焦的压缩感,所以不建议大家频繁使用。我们应该尝试其他焦段,达到丰富的表达效果。

50mm 在拍摄风光时,适合拍摄局部景色,需要景物的本身有吸引人的光影或线条结构,才能弥补镜头焦段效果上平淡的感觉。

不管是拍摄风光还是人像,都需要用场景中的构图、光影、色彩等信息弥补 50mm 在成像特点上的不足。

24 到 35mm标准广角

标准广角的特点是有较大的视野范围,但畸变并不夸张,不会给人物造成明显变形,所以在室内人像中常用。

这类镜头相比 50mm 和长焦来说,没有强烈的背景虚化,能拍到比较清晰的环境,所以当我们想通过环境辅助表达画面的需求时,可以选择 24 或 35mm。

35mm 更容易被初学者掌握,因为广角稍微小一些,安排场景的难度较低。但我更喜欢用 24mm,因为能带来更强的视觉冲击。

用标准广角拍摄人像,不是以环境内容拍的多为目的,而是以广角近拍的视觉冲击力为目的,所以我选择较近的拍摄距离。就像上面这张作品,使用 24mm 定焦,但我不是拍摄整个屋子,而是凑近只拍摄人和钢琴,广角近拍的视觉效果和 50mm 的效果绝对不一样。

24 到 35mm 焦段也适合拍摄风光,所以经典的风光镜头是 16-35、14-24 这样的焦段,有时周围环境存在杂物,就需要适当缩小视野。

14 到 20mm超广角

超广角除了能容纳更广的范围,更重要的是极强的张力和透视效果,如果画面中有前景,可以得到比较夸张的视觉效果。

上图的前景本来是沙滩上很小的水槽,超广角低机位拍摄时,会有明显的近大远小的焦点透视,这就会让前景突出,空间纵深感更强。

超广角竖构图时能容纳的纵向层次非常多,从自己脚下到远处的主体都可以容纳进去,所以在风光摄影中常常见到这种构图方式。

城市风光中,超广角俯拍通常用于爬楼视角,体现高楼林立的壮观。

地面机位,超广角用于表达建筑的高大或者空间感。

在环境人像的题材里,用超广角拍摄能够突出环境的氛围,经常使用超广角仰视近拍的手法表达视觉效果,能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这时人物在画面中充当一个核心元素,人物的服装和动作能传达作品的风格和情绪,通过环境辅助表达画面故事性。

85 到 200mm中长焦

中长焦不代表一定是拍摄特写,它最有特点的地方在于压缩感和虚化,这是其他焦段不能代替的。

中长焦拍摄人像并不一定是捕捉局部特写,我们是为了画面的长焦压缩感,所以我习惯远距离拍摄带有环境的全身视角,这样既有环境,也有虚实层次。

夜景人像中 85mm 定焦比 70-200 更合适,因为 85mm 具有 1.8 或 1.4 的超大光圈,在夜景中画质会比 2.8 光圈好很多。

沙漠中用中长焦捕捉局部线条,比广角拍大场景更有韵味。在日出或日落侧面光的时候拍摄更有立体感。

城市风光中,有时想表达楼房之间的层次对比,这时通常不建议用超广角,广角会仰拍会带来较大的变形,并且缺乏压缩感。所以我们用长焦远距离拍摄时相对角度会减小很多,并且压缩感会让层次更吸引人。

以上就是对各个焦段特点的讲解和使用建议,希望给大家一些更清晰的拍摄思路。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