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3-08-30 14:27     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7969   

在《长读苏南》一书中,作者写到,在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工业园区曾在探索如何跳出微笑曲线的产业低端时发现,研发投入过低会导致企业的技术能力低、产品结构难以提升;但反过来,提高研发支出并不必然能提升企业的产品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因为产业创新是一轮轮的永不止息并且自我强化的过程,一般说来,第二产业由于投资大、沉淀成本高,在市场竞争压力下利润不断趋薄是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对于处在产业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环节的加工制造企业来说,由于资本积累能力弱,基于现有生产设备而开展的研发工作,往往很难走出对原有技术和产品的路径依赖,很难打破整个产业价值链上既已形成的收益分配格局。

苏州工业园区选择了以产业服务创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创新路径。园区引领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核心经验是: 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上的引导作用,以金融平台和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政策传导中介,有效地服务并引领了园区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核心机制可概括为如下三点。

第一,通过金融创新,弥补成长型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在信用需求与信用供给上的结构性矛盾,促进金融资本“回嵌”于实体产业,用金融业的高收益覆盖中小企业创新的风险。

第二,以政府财力投资于“产业公共服务”,主要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设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克服高技术市场发展初期专用性资产投资不足或竞争不足的问题,帮助中小企业降低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成本。

第三,政府引导建立相关及支持性综合服务平台,对接有需求的中小科技型企业,提供企业认定咨询、项目申报咨询、财税服务、知识产权服务、投融资服务、上市服务、资产评估服务、 信用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培训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情报信息服务等专业服务,为中小企业走上创业轨道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构建从以产业资本为核心向以人力资本为核心转型的产业综合体。

园区通过产业公共服务引领产业转型和升级,虽然在经济总量中这部分占比还不是很大,但园区发展高附加值产业的能力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至今已汇集了南大光电、吉玛基因、华为、汉明科技、旭创科技、同程旅游网等2200多家技术先进、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企业,最近几年,园区的工业增加值率无论是与苏州市平均水平相比,还是与其他几家大型国家级开发区相比,都处于比较高的水平。

苏州工业园区在20世纪初期就已经成功地通过构建先进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升级,并通过政府主动结合产业管理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推进企业技术创新,在金融资本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一般内生性的金融危机——华尔街金融海啸的席卷下坚守住了实体经济发展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发展道路,成功地应对了风险。

产业集聚对于降低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实现区域内产业经验的外部规模经济,具有重要作用。以IT行业为例,园区在几年的时间内打出了一套 “组合拳”:打造完整的IC产业链,吸引IT业上下游厂商入驻,发展光电等IT相关产业和IT终端产品制造业。

到2007年前后,苏州工业园区已经形成了一条以“IC设计—晶圆制造—IC封装测试”为核心,IC设备、原料、软件研发及服务业为支撑,由数十家国际知名企业为龙头的完整的IC产业链,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

……

在IC产业链的发展带动下,园区的光电产业也逐渐形成了由液晶面板、偏光膜、背光模组、光电材料和光电专用电子元器件等多个产品构成的较为完整的光电产业链。随着世界液晶面板市场巨头日本日立、中国台湾友达(第三)和韩国三星(第一)相继在园区投资液晶面板项目,东和光电(苏州)有限公司等一批配套供应企业也纷纷进驻园区,园区液晶面板产业形成了包括显示材料、面板及组件、产品应用在内的产业链。至2005年,园区液晶面板产业总产值达178亿元,集聚液晶面板相关企业40多家,成为世界上仅次于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之外的最大液晶面板制造基地。

然而,2009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随着国内的积极财政和货币政策拉动国内投资从恢复性增长迅速进入井喷式增长,宏观经济在2010—2012年一度出现过热,但“生产过剩”的长期化这种实质性矛盾并不可能随着经济过热而得到根本解决;新增固定资产投资并无缓解,反而在某些方面加剧了产业资本的困境。

在实体产业中,除了与基本建设相关的领域快速发展、资源型产业可以 “搭便车”在国际金融资本主导的基础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中实现超额收益以外,大部分行业发生了因行业平均利润率下降而被金融资本排斥、异化的现象。

这个趋势不仅是对位于苏州的园区,而且对于几乎所有以实体经济为主的沿海工业开发区都是新的冲击。

从近些年的经验来看,面对此类输入型危机造成的三次产业差别,不仅单一国别的宏观调控无力化解矛盾,甚至失语者们照搬来的理论都无从解释,只好顺势强调提升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遂听任甚至迫使资金从实体经济析出,涌向房地产和金融投机,连锁性地造成影子银行及其他形式的高利息借贷泛滥,反过来进一步压榨实体经济。

在这种因被动地承载全球金融资本核心区危机转嫁造成输入型危机在国内全面爆发的宏观形势之下,一般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的工业开发区的入区企业都无力应对外部性风险。

相对地,只有像苏州工业园区这样政府主动结合产业管理创新和金融服务创新,同时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发区,才能表现出较强的风险应对能力。

《长读苏南》,董筱丹、温铁军著,东方出版社2023年3月出版。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特别推荐